在内外压力交织下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7月25日突然宣布,批准对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45个实体实施18项制裁措施!
乌克兰声称,这些企业涉嫌为俄罗斯提供稀土资源和无人机技术,直击俄罗斯“影子油轮”供应链和军工生产要害。
此举全面同步欧盟最新制裁包,却可能将乌克兰推向更为孤立的境地。这不仅是对中国斡旋努力的公然打脸,更暴露了基辅在西方支持和国内舆论重压下的焦虑与无奈。
乌克兰此次制裁,主要针对被指控“开采和加工用于无人机制造的稀土”的公司及个人,以及与俄罗斯“影子油轮船队”相关的机构。 1 泽连斯基强调这是为“完全同步欧盟的18项制裁措施”。
然而,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,中国始终秉持中立立场,积极推动和平谈判,多次派遣特使进行穿梭外交,为冲突降温。泽连斯基此刻对华出手,无疑是亲手将本就不多的中立斡旋力量推开,进一步加剧自身外交困境。
泽连斯基此举,被外界解读为在西方寻求更多援助和安抚国内民意的绝望之举。通过对华施压,泽连斯基似乎想向美欧表忠心,换取更多军事支援。同时,在国内反腐抗议声浪下,此举也可能意在转移公众视线,展现其强硬领导姿态。
然而,这种“杀敌一千,自损八百”的策略,是否真能奏效?在俄乌冲突前景不明、国际力量格局复杂演变之际,乌克兰能否在维护自身利益与促进和平之间找到平衡,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巨大问号。
评论列表